玻璃與瓷器的哲學與生命觀
陳燕銀

玻璃與瓷器的哲學與生命觀

  數十年前,我在日本讀高中的時候讀到一篇描述日本在明治維新前社會存在著好尖銳的對立。

     “A派” 保守,認為千年來已經從漢文化中提煉成日本的特色文化了,應該繼續延用精進。

     “B派” 求新,認為應該全面西化學習一切歐美的精準、效率、科學等等,實現「脫亞入歐」的政策。

  兩派人馬經過長期的激烈鬥爭和對抗後,有一個政治家(好像也是一個文學家)提出這樣的論點,說服了全體政府官員和人民,從此日本全國一心團結走向富強的先進國家之途。

  他說:「中國在十六世紀前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富足的國家,但是因為華人看不起 “玻璃” 這樣廉價的產品,而滿足自傲地認為瓷器才是最高貴的中華文化。然而玻璃的平價、絕緣和透明性,帶動了西方望遠鏡、顯微鏡、化學實驗等發明全面影響西方的建築、醫學、天文、藝術、物理化學、科技等學識的建構。」

  「中國文化對 “玻璃”的透明特性強烈的排斥和不屑,同時影響了華人的政治思想,所以至今華人社會的決策大部份都是黑箱作業,沒有透明可期。因此富強十多世紀的中國應該會在短短200年內幾近崩潰。」

  我1970年代末回國工作。至今數十年從來沒有聽過華人世界有人提起這樣的論點,去故宮博物館果然沒有見過任何一件玻璃的產品 !

摘錄自陳燕銀2015年歲末日記